
南光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应用地区:广东省、深圳市
工 程 量:101466.35㎡
施工工艺:复拌型就地热再生
时间:2014年
一、背景:
为迎接 2015 年“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以下简称“国检”),保证道路路况各保证道路路况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要求,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其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
二、工程概况:
深圳南光高速公路,编号为 S33,起点位于深圳西丽,止于深圳松岗;起点桩号为 K0+000,终点桩号为 K30+700,长度为 30.700 公里。南光高速公路 2008 年 1 月建成通车,全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顶面设计弯沉值为 15.9(mm/100),双向 6 车道;南光高速公路于 2008 年通车,主线为双向6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为33.5m,经过 7 年的通车使用,路面出现了纵横向裂缝、车辙等病害。施工主要内容包含路面病害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复拌型就地热再生等。
三、路面典型病害:
据人工路面调查结果,南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泛油等病害。
1、横、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在调查路段范围内普遍存在,目前大部分已进行灌缝处理,其中部分裂缝经修补后又重新开裂。横向裂缝大部分贯穿双车道、三个车道,少部分为贯穿单车道的裂缝。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纵向裂缝大部分为沿轮迹带发展的规则裂缝,单条裂缝连续几十到几百米。
不等,局部路段纵缝已伴随龟裂、沉陷等病害。
2、泛油: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个别路段存在连续泛油病害,长度约百米,两个轮迹带位置均出现泛油并伴有车辙产生。
3、路面芯样
根据病害调查结果,纵向裂缝为南光高速公路上最主要的病害,且一般为长纵缝,连续几十至上百米,为更加准确的了解纵向裂缝病害的发展状况,本次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纵向裂缝进行钻芯检测。
四、路面芯样室内检测: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RAP)试验结果将现场钻芯所取得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抽提筛分试验,筛分结果如下表
上面层 GAC-13 芯样抽提筛分试验结果
上面层GAC-13沥青含量试验结果
回收沥青性能试验结果
五、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计:
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再生深度 4cm,原上面层材料为 GAC-13 改性沥青混凝土,考虑添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新混合料恢复优化原路面级配。
六、复拌型就地热再生现场检测:
对再生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再生剂用量、压实度均值、再生混合料各项施工温度的检测。对再生后路面进行宽度、厚度、平整度IRI、压实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等试验检测工作。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验收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
规定值 |
实测值 |
压实度(%) |
最大理论密度的92% |
96.3 |
厚度(mm) |
40 |
42.8 |
渗水系数 |
≤300ml/min |
71 |
摩擦系数摆值 |
≥45 |
65 |
构造深度 |
≥0.55 |
0.69 |
外观 |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裂痕、推挤、油汀、拥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 |
符合外观要求 |
七、工程机械:
本项目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德国维特根RX4500型热再生机组一套和与其相配套的宝马双驱双振压路机及重型胶轮压路机,该机组可满足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现场热再生要求,再生宽度为3.5米至4.5米无级可调,环保节能,在再生旧路面的同时可加铺新的沥青磨耗层,高性能的压路机组使再生层的密实度得到保证,每日再生施工量可达5000平方米以上。
八、沥青再生剂:
我公司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沥青再生剂,经吉林省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符合交通部再生技术规范要求,该再生剂已经在220万平米再生施工中得以应用,再生效果良好,可满足本标段实际再生需要。
九、施工控制、检查的重点及保证措施:
(一)、再生方案和标准:路面再生要分段分车道进行路面调查取样,根据调查取样试验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段再生标准和再生剂用量,制定每段再生方案,施工前,按照每段生产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旧路面上按本段落再生方案标记出再生剂用量等技术参数,施工时,再生复拌机操作人员根据路面上技术参数调整再生机控制电脑,自动添加再生剂和沥青等材料。
(二)、再生加热:通过调整燃气压力保证加热原有沥青路面后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95℃以避免温度过高带来的沥青老化,也不能因加热不足导致耙松时集料破损影响再生质量。再生机加热板对热再生下承层(中面层顶面)二次加热温度不低于100℃。
十.工程质量评价:
南光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层(再生深度4cm)。于2016年5月27日交工验收被评为合格工程。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