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G217线乌图布拉克-和什托洛盖段的应用(2019)
应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工 程 量:329703m2
施工工艺:复拌型就地热再生
时间:2019年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G217线乌图布拉克-和什托洛盖(K220-K250)段公路大中修工程。
2、地理位置: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阿勒泰山南麓的平原微丘。
3、气候特点:北温带寒凉区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热,冬季严寒,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4、施工日期: 2019.4.25 -2019.6.27
5、业主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
6、工程造价:23485449.16元
7、施工面积:再生路线全长29.75公里,再生路面宽度11.5米,施工面积329703m2
8、原路面结构:3cmAC-13I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AC-201中粒式沥青砼+2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天然砂砾。
二、病害调查:
1、原路面病害调查
路面纵横向裂缝遍布,多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反射裂缝;路面龟裂病害多发生在轮迹带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强度衰减严重,钻芯芯样多已松散;路面裂缝灌缝胶修补痕迹较为普遍;局部有坑槽成段落处理后也有开裂沉陷;右幅上坡段车辙深度3cm-6cm,局部严重车辙段已由管养单位铣刨维持通车。

2、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重车辙:集中在右幅1200m重车辙段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和长大上坡段附近煤矿常年重载交通运输反复作用下,面层3cmAC-13I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胶浆和骨料的流动产生了横向位移,产生失稳性车辙。处理方法:对于右幅上坡重车辙段采用铣刨3cm,回铺4cmAC-16C新沥青混合料维修方式。坑槽、沉陷、龟网裂:基层破碎反射,局部存在浸水路基段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挖 除面层基层至干爽稳定面后,重新逐层回铺水稳基层及面层。

三、施工工艺:
全线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工艺,通过添加AC-16C新的沥青混合料将原有上面层AC-13I调整为AC-16C,掺配比例为:旧料:新料=70:30,新料沥青含量为4.7%,再生剂掺加量为8%。

1、主要技术标准

2、配合比报告
(1)、再生混合料级配


(2)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3、机械设备
工程采用德国维特根RX4500型就地热再生机组,3台加热机+1台再生复拌机配备3台压路机、水车、再生剂运输车、小型铣刨机组成。该项目采用边施工边通车、间断放行交通组织形式,施工前项目部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施工技术交底,传达和学习了区局、阿勒泰局下发的各类安全文件,聘请管内交警队长对全员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课,并学习了标准指挥手势,开工前进行了一次火灾事故应急演练,项目部内业人员也学习和掌握了一键报警和十户联防应急防范动作。施工中严格按照交通组织方案和规范规定设置摆放各类安全标志标牌,安全管理科学有序,得到各级领导的多次赞赏。

四、试验检测数据:
全线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工艺,通过添加AC-16C新的沥青混合料将原有上面层AC-13I调整为AC-16C,掺配比例为:旧料:新料=70:30,新料沥青含量为4.7%,再生剂掺加量为8%。


五、项目总结:
G217线乌图布拉克-和什托洛盖段大中修养护工程是新疆阿勒泰公路管理局在辖区内公路首次应用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进行路面养护,得到业主、监理方的深切关注,并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迎接各级领导现场观摩指导,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和全体项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安全顺利完成了全部施工生产任务,向业主交上了满意答卷,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评为优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