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津高速公路2020年路面病害治理就地热再生工程项目
应用地区:河北省、唐山市
工 程 量:257000m2
施工工艺:复拌型现场热再生
时间:2020年5月
初夏时节,在河北唐山唐津高速公路上,七台大型机械正在不停运转,几十位养护工人分工有序:调温、倾倒、摊铺、压路……施工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首次在唐津高速专项养护工程中的应用,也是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在绿色养护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更安全、更环保,绿色养护适应时代新召唤
上个世纪“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代表人类文明进入了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新阶段。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把交通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高速公路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更节约资源的“绿色”道路。道路养护更需追求“高效、低耗、环保”,以环保优先为原则,实现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唐津高速地处环京津地区的河北唐山市,东与京哈高速唐山北互通连接,西至津冀交界处,全长58.209公里,围出唐山绕城高速的东环与南环,占据了唐山市周围、乃至环京津的重要地理位置。为了不破坏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河北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理念,在环境保护工作上下硬功夫,引入绿色环保道路养护技术,为减少污染、修复生态、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积极作为。
在引入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之前,处理路面车辙、较大裂缝等病害,一般采用传统的铣刨、重铺路面结构层的方法,这种修补法不仅需要铣刨出较宽的堑槽,而且材料用量大、工序复杂、进度慢、耗资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对于面层坑塘、松散、麻面等松散类病害,则采用局部挖补的方式进行维修,往往由于工作面小,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维修质量不高,出现“补丁套补丁”的情况。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引入,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该技术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采用大型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耙松、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这一应用,实现了“石料再利用、沥青再生”,实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建设。
工期短、效率高,绿色养护成就基建高品质
事实上,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业内已不是新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国内就有公路养护单位尝试引入该技术。时至今日,国内沥青公路里程大幅增加,为了适应新时期对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热再生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一代代更新,向着越来越环保、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人性化的绿色养护方向不断完善。
一是加热原理新。新工艺依据新型加热原理,采用负压式热风循环对地面加热,避免了传统就地热再生的浓烟危害,使烟气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无烟、减排。二是加热方式新。针对传统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不能稳定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的难题,新技术采用阶梯式加热保温整合一体化,实现了混合料整体均匀无温差。三是拌和模式新。新工艺采用就地间歇拌和、多点同时计重投放添加,解决了传统就地热再生的再生混合料板和均匀度不高的难题,实现了与工厂再生等效。四是智能系统新。新的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主要技术指标及数据,避免了传统就地热再生持续高温烘烤路面,导致沥青加剧老化,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情况,保证了就地热再生路面质量。
此外,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保证了原路面材料100%的就地利用,通过复拌后加铺新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大修养护,避免了回收铣刨废料进行运输和占用土地,节约了资源。据统计,再生利用1吨废弃沥青混合料,可节约沥青42kg,石料952kg,极大地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节约了燃油、沥青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同时减少了碳排放。经测算,一般可节约能耗25%,降低维修成本25-40%。
对唐津高速(河北段)部分路段来说,养护大修,难免会给双向四车道的正常通行带来压力,而热再生技术无需封闭交通,只占用一条车道,可保证边通车边施工,缓解了通行压力,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机会成本,平衡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再超越、再提升,绿色养护引领未来新发展
6月3日上午,由道路材料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20沥青路面清洁再生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在唐津公司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再生项目研发专家、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唐山市周边各养护单位的领导与专家齐聚唐山,参加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会议以“清洁再生、绿色养护、促循环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环境保护、再生利用、节约能源、筑绿色公路等思路,就如何“实现石料再利用、沥青再生”“原路面材料100%利用”“解决沥青路面裂缝、网裂、车辙等病害”“促进道路绿色养护向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实现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研讨。
在观摩现场,与会专家们对唐津高速就地热再生专项工程项目概况、施工工艺流程、热风负压循环式技术设备功能,以及沥青路面快速、清洁化养护过程等进行了实地观摩,就该项目采用的复拌再生技术进行了交流讨论。
河北交投集团总工程师郑瑞君在研讨会上说,“道路路面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展开,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优势,代表着绿色交通、环保交通的方向,促进全行业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他说,“在路面废弃材料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及产业化市场的巨大需求的推动下,还将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装备。此项技术在河北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将为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特邀专家陈景、徐锭明、周庆明分别从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新发展、推动公路产业绿色发展赋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彩讲解。徐锭明在研讨中表示:“就地热再生做到了‘六即’:即地、即时、即修、即复、即交、即用,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处理再生利用,按照环保要求达到了减量化、无害化、再生化。此项目反映出工程系列化、施工智能化、生产绿色化、高效高质化,项目的持续推进,实现了公路建设向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绿色交通是交通行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持续推进高速公路的绿色养护是公路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河北交投唐津公司将继续以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为前提,顺应时代发展,持续推动道路绿色养护全面发展,让绿色养护与山水共生。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3-07-07
在线留言